绿色钢铁的经济账:每吨高出300元,电炉短流程的低碳优势如何变现?

用能大户钢铁行业的清洁低碳转型一直备受行业关注。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制造业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在全球绿色转型背景下,钢铁行业的降碳需求愈发迫切。

钢铁研究总院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日前联合发布的《推动废钢—电炉短流程的发展:以四川省为例》(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传统的高炉—转炉工艺(以下简称“长流程”)炼钢因依赖铁矿石和煤炭等原料和燃料,面临碳排放强度高等挑战;以废钢为主要原料的废钢—电炉短流程(以下简称“电炉短流程”)低碳、节能、布局灵活等优势更加明显,成为钢铁行业的重要低碳转型方向。但受制于成本偏高等因素,电炉短流程的低碳优势亟须转化为经济价值。

清洁电力助力地方电炉短流程发展

《报告》显示,依托丰富的钒钛铁资源和水电资源,近年来,四川大力发展钒钛钢和电炉钢,现有炼钢转炉15座、炼钢电炉19座,合计粗钢产能3230万吨。其中,长流程占比约60%,短流程占比约40%。

事实上,早在2022年,四川就已完成电炉短流程炼钢基地技改升级,炼钢规模达1300万吨,电炉钢占全省钢铁产能的比重达40%,居全国第一。

四川何以引领全国电炉短流程?《报告》认为,除了合理布局、集团化发展之外,将自身资源优势转化为电价优势也是重要原因。

数据显示,四川省电力装机容量从2021年的约1.1亿千瓦增长至2024年的约1.4亿千瓦。截至2024年底,四川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1800万千瓦,火电核准装机约2100万千瓦。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四川省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占全省发电量的80%以上,为当地电炉短流程发展提供了稳定低价的清洁电力。以2024年8月丰水期的电价为例,四川地区的谷段电价相比其他地区的谷段电价优势明显,甚至低于其他省市的深谷电价。尽管四川地区目前正推行同网同价,其部分地区的优势电价将成为历史,但其电价水平与其他省份相比仍有较大优势。

废钢资源紧缺成关键掣肘

废钢是电炉短流程的主要原料。《报告》预测,到2045年左右,废钢将成为我国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来源,电炉短流程也将逐步成为我国钢铁生产的主要流程,到2060年,电炉钢占比将提升至约50%。但目前看来,废钢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压低电炉短流程发展“天花板”的最主要因素。

以西南某省为例,数据显示,其废钢资源量从2020年的886万吨增至2024年的964万吨,而废钢消耗量则从1088万吨增至1115万吨。同时,本地废钢资源还有约180万吨流向周边省份,每年需从省外引入30%的废钢资源。

“该地区未来将长期处于废钢资源紧缺的情况,废钢资源缺口预计在2030年达峰;之后缺口会随着粗钢产量的下降而下降;2050年后,随着该地区废钢资源量的减少,预计废钢资源缺口将再度增加。”《报告》分析。

对此,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副秘书长王方杰表示,制约废钢行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其一,税收是关键问题,目前废钢行业的增值税即征即退、地方财政奖励、所得税凭证、“反向开票”政策等都存在较大优化空间。其二,从废钢资源量来看,过去废钢资源基本能做到应收尽收、应用尽用,但最近5年,回收利用量呈逐年下降态势。其三,在价格方面,虽然今年的废钢价格相对稳定,但前两年都曾出现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的情况,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废钢企业不敢加大库存,进而拉低回收利用的积极性。

“政府部门应优化财税政策,如提高即征即退比例,并进一步完善废钢行业的规范管理。同时多效并举,出台促进钢铁企业用废钢的相关政策,推动废钢成本降低。”王方杰建议。

将低碳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

《报告》显示,四川地区电炉短流程吨钢生产成本比典型高炉转炉流程高约300元/吨,主要原因包括废钢价高推升原料成本、电耗及生产损耗更高等。其他省份电炉短流程的吨钢成本比四川的又高出200元/吨左右,所以电炉短流程在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能中心绿色化部部长上官方钦介绍,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是保障电炉短流程生产连续性和成本可控的前提,如果清洁能源因季节或天气波动性无法匹配电炉钢的生产需求,将会削弱绿电应用的低碳优势。尽管部分企业通过“削峰填谷”降低用电成本,但仍不足以支持缩小电炉短流程与长流程炼钢的成本差距。此外,企业主动适应价格波动,通过储能、智能调度等技术手段平抑成本也是一条解决途径,但目前储能技术成本仍较高,短期内难以显著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为将电炉短流程的低碳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报告》建议,应推动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支持电炉短流程发展。同时,构建绿色溢价分摊机制,提升电炉短流程竞争力。此外,还应将独立电炉短流程企业尽早纳入全国碳市场,实现降碳价值化。

成本偏高、竞争不具优势让当前很多钢铁企业对电炉短流程“犹豫再三”,但大部分企业看好这一技术前景。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沙钢研究院副院长毛瑞介绍,因成本问题,目前沙钢集团的优质废钢优先用于长流程,“但2030年以后,随着碳排放成本的提升,钢铁企业会考量包含碳成本在内的综合成本,对低碳溢价重新评估和核算,从而加大电炉短流程的发展力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绿色钢铁的经济账:每吨高出300元,电炉短流程的低碳优势如何变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