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测试首款氢动力全地形车

俄罗斯首款氢动力全地形车开始在莫斯科郊区试验场进行行驶试验。这款名为“灰兔(Rusak)”的全地形车续航能力达500公里,可搭载8名乘客和2.5吨货物加速到每小时60公里。该车目前仅有一台原型车,用于测试对环境几乎无害的动力获取技术,唯一排放物为普通水。首个商业化量产项目可能是巨型矿用自卸车,将采用这款车上验证的技术原理。

莫斯科郊区试验场的沥青场地上,停放着一辆亮蓝色涂装的巨大厢式货车。数对近一人高的巨型车轮,让人感觉这款车能轻松征服任何路况。这台巨兽底部喷出强劲气流,但没有任何尾气异味,只是普通水蒸气。10月31日,记者现场观摩首款国产氢动力全地形车“灰兔”的表现。这款车的核心亮点是通过氢燃料发电的独特动力装置。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俄技业务发展公司(MEPhI/RT-RB)“自持动力”工程中心总经理瓦西里耶夫表示:“我们正在氢能源车试验场对这款全地形车进行行驶试验。它并非量产车型,而是按1∶10比例打造的燃气矿卡技术试验平台。本质上,它是个工程试验台,用于检验车辆自持力、动力系统和控制系统。我们用它打磨的技术,一年后将会用到大型矿用设备上。”

氢能技术正在全球蓬勃发展。这是最环保的一种动力技术,因为燃烧过程中仅释放电和水。与电池驱动电机相比,氢燃料发动机关键优势在于更高的能量容量:氢气瓶比电池组小很多,可实现更远距离更大载重。这种燃料适用于高能耗场景,目前已有氢动力火车和大型运输船项目。因此,别拉斯汽车厂(BelAZ)计划推出的未来矿卡才选择这种动力装置,该厂面向采矿业的新车型计划2027年投入使用。

俄技企业发展公司采矿项目业务总监库利科夫斯基说:“在这个试验场进行全地形车测试对我们意义重大,因为我们能在同一地点验证后续将用于氢动力自卸车的技术方案,并测试为该车提供燃料所需的全部配套设施。”

全地形车驾舱内透过前挡风玻璃视野开阔,配备舒适的座椅、多个倒车影像显示屏、常规方向盘和数字收音机。驾驶员济诺维耶夫说:“驾驶氢动力全地形车,必须学会用氢燃料电池。驾驶体验类似大型越野车,车辆操控性好,但转弯半径非常大。车轮巨大,通过性很高。双电机驱动,最高时速60公里,但出于安全考虑,我们目前限制车速。任何会驾驶普通汽车的人都能驾驭这款全地形车。”

全地形车不远处放着约10个氢瓶,它们在邻近的另一处试验场完成充氢。氢气具有高挥发性和易燃性。氢燃料生产和储存技术处于试验台测试阶段,目前仍有大量技术细节限制这种环保能源的推广,例如必须在零下252摄氏度的低温下运输。温度升高将导致压力上升,为防止气瓶爆炸,必须释放部分气体。氢燃料加注枪与普通油枪外形相似。瓦西里耶夫介绍说:“我们通过加氢枪为全地形车加氢,燃料处于高压状态。矿卡加满需要15分钟至20分钟,轿车仅需5分钟至7分钟。”

试验场的一个专用集装箱内装有一套氢供热装置,用于室内供暖。旁边放着装有粉末的容器,用于氢的无压安全储存。氢燃料通过处理普通自来水现场制取,1升水可制取约1立方米氢气。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俄技业务发展公司(MEPhI/RT-RB)“自持动力”工程中心科学主任卡拉谢维奇说:“电解过程相当简单,甚至可在家庭环境复现。将铅笔芯制成的电极放入水杯并连接电池,就能产生气泡。我们的装置采用相同原理。”试验场需要在高处架设中继器或天线时,工作人员会用氢气球,而不是电线杆。氢气比空气轻,比氦气安全。专家表示,不仅自卸车,未来电动滑板车都可能采用氢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 微信/手机: 15910626987 邮箱: 95866527@qq.com
欢迎关注中国能源官方网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中国能源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即时新闻
要闻推荐
热点专题
精彩视频
追光者
采煤机的“超大份午餐”一刀煤!
藏在你家的“超级充电宝”
迎冬启序
精彩图集
济青高铁潍东上行联络线两座连续梁合龙
“双十一” 夜间物流忙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四川宜宾开幕
浙江首座220千伏新型数字智能变电站投运
俄测试首款氢动力全地形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