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阿特斯在巴西投建的Guimarania电站,总规模达80兆瓦,阿特斯/供图 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近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在巴西,中国企业将资金投入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电项目建设、水电站现代化改造等,这些投资帮助巴西的国家电力系统实现更新,并为巴西的工业和家庭提供稳定的清洁电力来源。
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致力于为各合作国提供跨国跨区域联网、高压交直流输电、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配电网、新能源及其接入等领域一体化解决方案。
截至今年6月底,巴西美丽山一期、二期项目累计输送清洁水电178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4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亿吨,有力支持和服务了巴西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低碳转型,成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成功典范。
今年是中国和伊拉克建交65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伊拉克米桑石油公司总经理侯赛因•卡德姆•拉比(Hussein Kadhim Laaby)近日访华期间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中国企业广泛参与伊拉克油气、电力等领域建设,为伊拉克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出巨大贡献。
在曼谷北部100公里的北标府泰国东北部成品油管道首站,随着中泰技术人员共同旋转出站阀门,数万吨柴油缓缓注入直径40.6厘米的管道,沿着342公里的输油线路通往位于泰国东北部的孔敬府末站罐区。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近日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中央企业,中广核积极落实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清洁能源产业生态圈,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能源结构转型,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拓核能、核燃料、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安全、更具竞争力的高科技低碳技术在全球应用,合力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在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指引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交流机制不断强化,务实合作不断深化,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司长徐春荣近日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两大挑战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10年来,中国大唐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能源合作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徐徐展开,同时也取得国际业务发展新成效。
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广泛造福巴基斯坦民众,▲图为默蒂亚里-拉合尔直流输电项目拉合尔换流站远眺场景,巴基斯坦默蒂亚里-拉合尔输电公司/供图 背靠巍峨的喀喇昆仑山脉,高峡之间一片平湖,汩汩流水转化为清洁便宜的电能;面朝湛蓝的阿拉伯海,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平稳运行,为巴基斯坦能源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在成片沙漠戈壁地区,直流输电线路穿行贯通,整合巴基斯坦南北部电网,风力、太阳能发电系统因地制宜地运行,促进巴基斯坦能源结构可持续发展…… 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沿线国家,巴基斯坦积极呼应中方倡议,提出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初步构想。
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理解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能源安全,推动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
10年来,以能源合作为代表的中哈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惠及两国人民,促进共同发展,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丰硕成果,▲图为札纳塔斯100兆瓦风电项目现场。
7月3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2023中阿青年友好大使项目暨北大-中东青年对话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巴勒斯坦、黎巴嫩、科威特、阿联酋等15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出席活动。
国家能源局国际合作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取得的成果是实打实、沉甸甸的。
南欧江流域建成的7座梯级电站、一个电力集控为核心的电力运维管理中心,加上投产运营超过十年的南俄5水电站,当前电力供应占老挝全国用电的30%以上,是老挝北部电力能源基地的“骨干”电源和中老电能合作领域的重要窗口,是澜湄区域合作的重大成果体现。
开栏的话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能源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十年来不断走深走实,取得丰硕成果,惠及沿线民众,助力构建更加绿色、包容的能源未来。